茅箭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 打造“大山里的深圳”先行区
来源:柯玉炜 王梁慧子 白骐卉 时间:2025-04-09 14:50:00 阅读数:
智能车间内机器臂灵活舞动,低空经济领域的无人机有序穿梭……眼下,我区锚定打造“大山里的深圳”先行区目标,提出了“敢于尝试、开放包容、务实高效、超越自我”的茅箭精神。在这一进程中,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成为关键驱动力。
走进驰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从材料成型、物料输送,到机器人焊接、线性装配以及箱梁一体化静电喷粉,智能化生产的场景令人眼前一亮,柔性化流水线上的自动化程度已达80%。在焊接环节,先进的机器人焊接技术大幅提高了焊接精度和质量,减少了人工误差。目前驰田汽车已具备年产各类工程车6万辆的产能,每5分钟即可下线一台车,且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具备强劲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深圳东风(十堰)汽车有限公司高占比配备硕士学历以上研发人员,积极招纳国内领先的AI、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行业技术人才,不断探索数字工厂+智慧城市的新科技环卫运营模式,成功研发了首款无人机集群智能灭火系统消防车,开创了无人机集群作战模式和智能灭火作业战术战法研究的先河,填补了高层建筑灭火救援的空白。
如今,聚焦产业链和创新链间的堵点,结合我区实际情况,优化现有创新政策。一是强化创新资源对接。用好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精心组织开展“企校双进”活动,推动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积极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湖北医药学院、汉江师范学院等高校合作,攻克“卡脖子”技术瓶颈,对新认定的省级以上创新联合体,在项目申报、资金扶持等方面优先给予支持。二是激发企业创新动力。聚焦科技创新最大的变量,做强平台载体。坚持“一链主一支持政策、一链条一引导基金、一特色产业集群一产业技术研究院”,用好鄂西北环境与健康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快湖北铸锻产业技术研究院、同创奈克斯特智能装备研发平台建设。三是提升创新主体人才吸引力。鼓励企业设立创新岗位,持续采取“事业编企业用”新模式,为企业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加快实施“双创战略团队”培育和“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扶持计划,吸引和汇聚一批掌握前沿技术、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与团队,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茅箭区通过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新兴产业培育以及创新平台搭建等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实践,充分展示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强大推动作用,培育更多向“新”求“质”的发展动能,持续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明确发展行动目标,立足产业实际,力争两年实施“14318”战略,实现1000亿工业产值,培育4个百亿产业(专用车、智能装备、商贸物流、服务业)、3家百亿工业企业,培育180家高新技术企业。未来,我区将继续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新质生产力的赛道上加速前行,创造更多经济发展的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