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培训顺利开展

来源:    时间:2025-03-03 09:36:54    阅读数:

2月26日至28日,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培训在我区成功召开,区农业农村局在会上积极交流发言,传递分享茅箭经验。

培训中,区农业农村局以《一码畅行 可控可溯 筑牢农产品安全底线》为题作交流发言,向全省各市州分享了茅箭区在持续做好人民餐桌上的安全、有效提升我区农安工作效力等方面的经验做法。

据悉,近年来,我区严格按照《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落实中央巡视农业农村部反馈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整改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扎实抓好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整改落实,分析把握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推动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全面深入开展,以“承诺达标合格证+追溯码+市场衔接”三环联动,蹚出了一条“数智赋能、协同共治”新路径,切实为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筑牢防护网。

聚焦“责任落地”,以承诺达标合格证打通生产端“最后一公里”。将合格证制度作为撬动主体责任的关键支点,创新构建“培训+服务+监管”全链条机制。“田间课堂”让农户“听得懂、用得上”。针对山区农户年龄偏大、数字化能力弱的特点,组建“三人讲师团”,通过“送训上门”“直达基地”“精准到户”等措施,全面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指导农产品生产、收购主体依法履行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义务。在康家村村委会等地就近设置服务点,免费提供快检,支持农户开具合格证。试点以来,茅箭区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具合格证278张。“家门口快检”破解检测难题。目前,茅箭区康家村建设标准化快检室正在进行提档升级,在营子村、大坪村建设两个标准化快检室,项目完工后可覆盖南部山区21个行政村,标准化快检室,配备农残快检仪、合格证打印机,提供“免费检测+一键出证”服务,真正实现“上午摘菜、下午带证进城”。“红黄绿”分级管理强化刚性约束。对全区287家生产主体建立信用档案,未开证企业纳入“红名单”重点监管,连续三次违规的取消政策扶持资格。通过动态管理,全区合格证开具率从72%跃升至95%。

打造“智慧大脑”,用“一码溯源”重塑监管新生态。联合华中农业大学研发“鄂农食安”智慧平台,让每份农产品都有“数字身份证”。平台整合零散的数字化业务模块,将散落的食用农产品生产者信息、农批市场基础信息、追溯信息、风险管控和食品快检等食用农产品安全数据流进行贯通应用和深度开发,可迅速进行抽样复检,实现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治理全过程闭环、市场一站式操作和上下游经营主体追溯数据无缝衔接。消费者只需通过移动设备就能通过“数字身份证”追溯农产品生产信息与检验报告,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我区以十堰供销华西农商城为试点,要求每个摊位悬挂“肉菜安全承诺码”。目前,经试点市场反馈和消费者评价持续向好,日均扫码量超5000次,市场复购率提升18%。

构建“共同体”,用制度衔接释放共治红利。“双报告+协查令”打通部门壁垒。区农业农村局联合区市场监管局,抽检信息实时共享,发现问题立即启动跨部门“协查令”。通过协查机制可在24小时内锁定源头产地,实现“一次抽查、全链整改”。“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倒逼产业升级,联合12家农贸市场制定12类禁入清单,无证农产品一律“红灯拦截”,有效解决供应商和收购商、商户和消费者之间矛盾。“校农对接”培育优质市场。推动学校与本地基地签订直供协议,要求所有配送食材“带证扫码”。通过扫码溯源,食材损耗率从8%降至3%,家长满意度达98%,真正实现“学生吃得开心、家长看着放心”。

目前,我区已经实现众多历史性突破,2023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群众满意度达92.7%,创十年来新高;成为全省首个通过国家等保三级认证的区县级平台;“承诺码”经验被写入《湖北省食用农产品溯源管理规范》,6个地市前来考察学习等。

未来,茅箭区将持续推动肉菜安全承诺码提档升级,拓宽丰富“承诺码”业态环境,继续谱写从种田人指间的热土到每一户家中餐桌上热气的守护诗篇,开拓乡村振兴的“茅箭道路”!